“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與水木領航基金聯合啟動儀式”順利舉行!

“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與水木領航基金聯合啟動儀式”于2022年6月2日在北京經開區順利舉行。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也將成為推動“三城一區”成果轉化的又一創新動力平臺,為生物醫藥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的高質量轉化落地提供全鏈條服務。


本次聯合啟動儀式由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聯合指導,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全程參與支持。


北京經開區工委書記楊秀玲、管委會副主任劉力、科創局局長蔡繼征,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永政,北京亦莊國際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雪峰,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院長金勤獻、副院長付小龍,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吳勇,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清華工研院培育的優質項目北京奧達智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CEO范培華以及北京普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O王大千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


會議開始,北京清華工研院副院長付小龍、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吳勇,分別以《清華工研院的整體發展與創新成果》、《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介紹及發展規劃》、《水木創投在硬科技領域的投資實踐》為主題做了精彩分享。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 付小龍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簡稱“清華工研院”)成立于1998年8月,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共同組建和管理的事業單位,承擔清華大學科技成果在北京轉化和產業化的使命。在北京市和清華大學領導下,清華工研院全面布局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推動清華大學科技成果在京落地。


座談會上,清華工研院副院長付小龍表示:近年來清華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是顯著的,目前已培養硬科技行業諸多上市公司。但相對于以前對于單個項目的扶持,現在致力于去構建技術轉移創新生態,主要扶持領域包括醫療器械、生物醫藥以及新能源。通過對技術的概念驗證(POC)到價值驗證(POV)來確定一項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并通過建設支撐產業化技術研發的技術創新中心,轉移轉化基地和創新基金共同來扶持相關的創新技術企業。


清華工研院為響應科創中心“三城一區”的規劃,在北京經濟開發區建設轉移轉化基地,為創新企業和創業團隊提供高質量的辦公、研究、研發中試空間,組建領域化的專業創新服務隊伍,通過孵化加速和中試服務,降低硬科技創企業的創新難度。


針對現階段專業化轉移轉化人才不足的情況,清華工研院通過培養、引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高端人才,構建母基金+銀行合作戰略性科技風險投資體系,為新興硬科技企業做好資本支撐,同時也與全球知名大學、試驗機構合作,拓展前沿戰略性技術資源的引進落地。


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王竟菁


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GHIC)由北京清華工研院發起并設立,旨在對接全球醫療創新技術與資源,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幫助醫療器械、診斷和服務、再生醫學等創新技術的有效落地發展。GHIC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支持原始創新,推動醫工融合,促進科學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創新推廣,幫助醫療器械、診斷和服務等創新技術有效落地發展,為早中期項目提供全方位支撐。


座談會上,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表示:作為清華工研院構建的技術轉移創新生態中的一環,坐落于北京這樣醫療資源和人才資源如此豐富的城市,GHIC形成了以人才與技術為核心,以資源聚合為支撐,以資本為驅動的創新中心產業化模式。GHIC致力于幫助企業籌劃多領域的創新規劃,與北京知名醫院合作發現臨床剛需并及時反饋于企業技術團隊,幫助新興技術進一步落地。GHIC為入駐企業提供醫療器械產業孵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臺化服務,協助企業建立滿足醫療器械行業特定法規要求的管理體系。截止2021年,GHIC通過推動合伙人模式,與創新團隊背靠背共同發展,已幫助項目團隊獲得4-20倍不等的估值增長。


作為亦莊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之一,醫療產業聚集了1400余家企業,已形成覆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健康產業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GHIC作為幫助早中期項目提供全方位支撐的醫療器械孵化平臺,具備豐富的轉化經驗。CHIC匯聚醫院臨床資源、學術科研資源和高端人才資源,以創新中心、轉移轉化基地和創新基金三大板塊為基礎提供專業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助力醫療健康行業在經開區的創新發展。


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 吳勇


北京水木國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水木創投”)是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下設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專業投資機構,從2012年至今年初,水木創投募集并管理了5支人民幣創投基金,累計管理規模近20億元。依托清華工研院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領域的20多年積淀,目前已累計投資80多個項目,主要投資板塊分別在集成電路、醫療器械以及新能源板塊,也培養了如中國神經調控領域獨角獸公司品馳醫療,氫能源行業領先者億華通(688339),醫療機器人天智航(688277)等一批上市公司。


關于水木創投的投資實踐,管理合伙人吳勇談到:隨著我國近年對各類芯片的需求與日俱增,水木創投著眼于突破芯片制造領域和“卡脖子”技術,已投資華海清科(688120)、華卓精科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水木創投同時也是最早布局氫能行業的投資機構,水木創投圍繞氫能產業鏈,已投資和培育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龍頭企業億華通(688339),又進而深度布局燃料電池電堆、核心零部件膜電極、制氫燃料企業等等,成為國內布局氫能產業鏈最深、業績最顯著的投資機構。目前水木創投的5支人民幣創投基金,平均給予投資者經內部收益率在33.5%左右,在投資者口碑中也有不錯的反饋。公司未來的投資方向將會逐漸聚焦在亦莊,截止目前已經在亦莊投入1.67億,預計未來將會繼續在這個地方找到更多有價值的企業,成為他們在資金上可靠的支撐。


分享過后,楊秀玲書記對清華工研院、GHIC和水木創投一直以來給予北京經開區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表示感謝,并祝賀亦莊分中心落地。她說:“北京經開區歷經30年的發展,已形成以四大主導產業及新興產業為基礎的高精尖產業發展格局,產生了一定的磁吸效應,為高端制造業產業鏈融合發展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斷擴大,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變大,北京經開區將始終保持國際化引領,對標國際,加強創新策源互動,以更開放的心態實現高質量的成果轉化,為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span>


經開區工委書記 楊秀玲


楊秀玲書記強調:北京經開區將為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提供好全方位服務,共同為“三城一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搭建好發展平臺,通過與區內投資機構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生態圈,進一步做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雙引擎”發展,大力促進高精尖產業能級躍升。要利用好清華大學人才培養機制和北京經開區產業資源優勢,在人才體系建設方面精準施策,持續探索,共育拔尖創新人才,全面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院長 金勤獻


隨后,楊秀玲書記與金勤獻院長共同為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與水木領航基金揭幕。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在北京經開區正式落成啟動!



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亦莊分中心與水木領航基金聯合啟動儀式圓滿落下帷幕。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和水木創投將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轉化專業經驗,堅持“四個面向”使命擔當,助推經開區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


也正如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王竟菁所說:“我們希望進一步建立京南地區的科技成果轉化標桿平臺,成為清華等高校與北京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之間的一個橋梁,推進科技成果在經開區的產業化落地和集群發展。GHIC亦莊分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產學研合作,為北京經開區入駐企業,特別是‘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醫療器械產業孵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也將開拓新藥領域的新方向?!?/span>